11月8~9日,2016年度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大会召开。期间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作了题为“立足全局,聚焦关键,以科技创新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”的主旨讲话,回顾“十二五”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,分析当前机械工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、新机遇和挑战,并提出“十三五”机械工业科技发展的总体设想,强调要构建行业科技创新工作新格局。
会议同时表彰了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,以及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机械工业优秀创新团队、机械工业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获得者。
创新格局演化加剧
“十二五”期间,机械工业科技工作聚焦科技发展瓶颈,整合有效资源,攻坚克难,锐意进取,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支撑作用,取得显著成效。研判机械工业科技发展的新形势,王瑞祥指出,进入21世纪以来,以智能、绿色、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发生重大调整,创新驱动已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。特别是,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格局演化加剧。一方面,发达国家继续抢占科技领先优势。另一方面,科技创新布局处在动态调整中,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,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逐步由欧美向亚太、由大西洋向太平洋位移。
当前,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,机械工业科技发展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和利好政策助推。王瑞祥指出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行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动力。同时,国家实施的“一带一路”、国际产能合作等战略,对机械装备提出了高品质、高性价比的需求。面对市场、需求的拉动和升级,能否巩固老阵地、开辟新市场,关键取决于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,核心环节是科技创新的对接与支撑。
但同时也要看到,机械工业发展瓶颈对科技创新提出的严峻挑战。王瑞祥强调,尽管我国机械工业规模总量已居世界前列,但总体来看,产业大而不强,整体竞争力较弱,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。差距和问题将倒逼机械工业增强危机意识与责任意识,加快科技创新步伐,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肩负起加快机械工业转型升级、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重任。
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
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国机械工业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,以创新驱动、智能转型、绿色发展为主攻方向,以建体系、搭平台、扩领域、强服务为抓手,着力夯基础、补短板、攻高端,推动机械工业新动能增加、发展动力转换,为机械工业实现由大变强、建成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。王瑞祥指出,“十三五”时期机械工业科技发展工作要落实五项重点任务。
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,真正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。认识新常态下机械工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,理性客观看待眼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问题,解决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、追求速度与创造新动能新供给的关系,自觉树立起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,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观能动性,使创新成为行业的统一意志和职工的共同行动。
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持续推进创新能力提升。依托国家强化基础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以及即将出台的短板装备等工程项目,依托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,坚持自主原创与集成创新相结合、产学研用相结合,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,为行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支撑。
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,夯实科技发展根基。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体系建设,加强行业创新平台建设、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设,加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建设,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,不断规范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的管理水平。
加快构建科技工作新格局,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。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,着力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,注重加强调查研究,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,积极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,争取将行业和企业的科技需求纳入国家和部门相关计划,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。建立健全行业信息沟通渠道,依托行业创新平台、产业技术联盟等,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途径。
全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,为行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证。切实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行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,纳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规划,并作为硬任务加以落实。
两化融合步入引领转型新阶段
工信部信软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,两化融合顶层设计逐步加强,整体意识日益提高,全国两化融合步入深化应用、变革创新、引领转型新阶段,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,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、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,国际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,围绕抢占制造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,两化融合发展迎来新空间。产业结构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需求迫切,对两化融合发展提出新需求。信息技术高速发展,成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的重要力量,给两化融合发展带来新支撑。工业领域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,对两化融合发展提出新要求。
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环境日益复杂,发展条件和动力发生深刻变革,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。但从总体看,我国两化融合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,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。
该负责人表示,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,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,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层次,对于新时期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、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。准确把握战略机遇,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,围绕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,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“十三五”规划体系和《中国制造2025》“1X”体系相关工作安排,《规划》最终编制形成。
夯实融合发展基础
《规划》编制以制约当前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形势,聚焦融合重点,突出体系建设,注重夯实融合发展基础,着力培育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的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,在此基础上明确了“十三五”时期两化融合的指导思想、发展目标、主要任务、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,作为未来五年两化融合发展的行动纲领。
《规划》指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,准确把握战略机遇,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,通过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,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,加快制造强国建设,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,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。
《规划》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:创新驱动,转型发展;跨界融合,互动发展;分类施策,协调发展;市场主导,循序发展。
未来5年,我国将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,以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、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,大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,着力打造支撑制造业转型的创业创新平台,积极培育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,加快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,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,构筑精细、柔性、智能、绿色的新型制造体系,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全球竞争优势,推动制造强国建设。
深孔钻机床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11023103号-10;上海闻道工贸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4 -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深孔钻机床厂家
电话 :13301875123 QQ:1666909285 地址:宜兴市万石南工业开发区华康路28号